6月9日下午,华商报文物报道综合媒体传播栏目《陕西文物探秘》走进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馆。该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。其中,中国教育博物馆展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。
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馆长惠刚先生受邀作为主讲嘉宾,结合大量教育文物向网友讲解了中国教育的演变与发展。 189.2万网友观看了这段网络直播视频。
学校早在五帝时期就已设立。 “后来虞说是项,夏说是徐”
祥虚是中国古代学校的代名词
惠刚馆长介绍,中国教育博物馆于2017年开馆,由一个基本陈列和三个专题陈列组成。其中,基本陈列的标题为“从象墟史到近代学校——中国学校教育展”。主要涵盖四个阶段——学校的建立和教学:学校教育的基础(公元前124年——公元1861年);西学东传:新学校的兴起(公元1861年-公元1911年);中西结合:现代学校 学校的建立(公元1912年-公元1949年);继往开来:学校教育的发展(公元1949年-公元1979年)
中国自古就有学校。据黄本季《历代官表·国子监表》记载:“自五帝立学,名成君;后虞曰项,夏曰许,殷曰古宗,周人立雍”。中间是四朝的学习环境。”因此,象虚就成了中国古代学校的代名词。然而,当时所有的学校教育都被政府垄断。能上学接受教育的,都是贵族子弟。
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出现了与官学相对应的私学。孔子开创了私学教育,向民众传播文化知识。他有弟子三千人,其中圣人七十二人。孔子还提出了“有教无类、因材施教”等教育理念。
总的来说,百家争鸣的出现,是从“学于官”到“学于民间”的巨大转变。因此,在展览的最前面,专门制作了孔子、孟子、墨子、荀子等以及后来的董仲舒等数百位先秦诸子的形象,动态展示。
公元前124年,汉武帝创立太学。历代统治者不断扩大太学规模,建立了以国子学、太学、四学为代表的中央官学体系和以福州学堂、县学为代表的地方官学体系。与此同时,民办民办学校作为官办学校的必要补充也在不断发展。
北宋中期,增补《孟子》,形成“十三经”
成为官、私学校的基本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。
中国学校教育展中,展示的主要内容是教材,包括儒家经典教材、小学教材、小学教材、文学教材四大类。此外,还陈列着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试卷和一些古代教育教学实物。
惠刚主任介绍,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原本指的是诸子百家的精华。自汉代以来,特指学习儒家经典,阐释其义,阐明其理。汉武帝时期,任太学“五经”博士,使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的地位超越了普通的经典。儒家学者以传承和阐释“五经”为己任。日益繁荣。东汉在“五经”中又增加了《论语》和《孝经》,形成“七经”。
唐代有“九经”之名,即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春秋》 《丘公羊传》和《春秋谷梁传》。唐文宗时期,将《十二经》刻在石碑上。在《九经》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尔雅》,这就是现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的《开城石经》。
到了北宋中叶,《孟子》的地位得到提高,“十三经”终于形成。孟子被誉为“小圣”。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籍《孟子》中。近代所说的儒家经典主要是指《十三经》。这些经典是古代官塾、私塾的基本教材,也是科举考试的必修内容。
历代解释“十三经”的著作很多。南宋以前,注释、注解均分书。南宋绍熙年间,开始编撰唐宋以前最权威的十三经注疏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书及其注疏,称为《释经》。十三部经典。馆内陈列的《十三经注》,共九十六卷,十三书,为明代万历年间(公元1573-1620年)北京国子监刻本。 )。 “用通俗的比喻来说,相当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标准教材,原来存放在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,是世间存在的善本,极其珍贵。”都是经书的解释,而且是稀疏的,又是注释的解释,所以如果你读懂了这套书,你就一定会明白十三经的要领。”
馆内还陈列有《四书》19卷。 “四书”,又称四书,是《大学篇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集》的统称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《礼记》中的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与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一起编纂成儒家思想。 《四书集注》,简称“四书”。本集是南宋朱熹的注释集。为清同治六年(公元1867年)酉阳府礼室刻画。原藏于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,十分珍贵。
“科举考试始于隋代,主要考四书五经。但四书五经都是人文学科,自然科学较少。为了弥补这些缺点,专门比如考取某一科的学者,会偏重于法学;或者某一科的考试偏向于天文学等。这种方法,特殊科目可以为获得学士学位而设立。”
古人也分小学和大学
但意义和现在不一样了
除了科举考试必须学习的《十三经》之外,中国古代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。
慧刚主任介绍,中国古代的“小学”一词有两个含义:学术阶段和知识。从学校教育来看,古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。孩子在15岁之前接受小学教育,15岁之后接受大学教育。就知识而言,小学指的是语言和写作的学习,包括音韵学。 、语言学、训诂学、语法学等。
馆内陈列的最具代表性的小学教科书是南宋朱熹撰写的六卷本,清初印制。全书分内、外篇:内四卷分《立教》、《明论》、《敬身》、《济古》;外两册分为《善言》和《善行》。主要内容是教育孩子如何待人接物、孝顺父母、尊敬长辈、处理进退。
梦学是幼儿启蒙教育的总称,是中国古代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办学形式主要有家庭学校、乡村学校、孟学校等。民间又称私塾。其教育使命是培养儿童识字和写作能力,掌握基本文化知识,具备基本伦理道德标准,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。不同历史时期的蒙古语教材各有特色,但都注重对中华历史文化的学习和传承。许多著名学者参与了蒙古文书籍的编修。中国现存最早的蒙文书籍是汉代的《急就篇》,而流传广泛、影响深远的则是《三十万》,它是“三字经”的统称, 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。
古代的科举考试是有组织的
陕西公园曾经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公园
惠刚主任介绍,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以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。始建于隋炀帝三年(公元607年),竣工于唐代。历经宋元时期。明清两代,一直延续到1905年废除。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,对中国古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不同时期科举考试的形式和级别有所不同。明清时期,主要有童试、乡试、普试、宫试等几个级别。学者获得下列资格:进士、进士、进士。
那么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如何组织的呢?慧刚主任介绍,陕西师范大学老校长刘泽如先生有一套碑刻藏品,是他的后人捐赠给学校的。碑文记载的内容是明孝宗弘治八年陕西乡试的考试组织。弘治八年,即公元1495年。乡试一般在秋季举行,故又称秋为。可以看到碑上刻的时间是乙卯八月。从碑文中,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明代科举考试的考试组织。
本次考试的监考官为陕西监察御史李翰,升官为陕西布政司左部正事陈道等,监考官为陕西副使韩明等,主考官为江西南康府。常贤儒学传授孙文渊等人。此外,还有“共审官”、“印卷官”、“收卷官”、“收卷官”、“授予官”、“记录官”、“阅卷官”、“检查官”。官员”“检察官”等等,而这些官员都不是陕西人。
“当时的乡试相当于乡试,甚至比乡试还要大。据一些记载,陕西贡院曾经是西北最大的贡院。来陕西贡院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甚至包括今新疆、甘肃等地的士人,陕西贡院位于今西安西门内大街北侧一带,大致在今东、西聚院之间。巷子和灶祠巷,包括儿童公园及周边。”
馆内陈列着清代科举考试的试卷和一些省份的乡村墨导,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和要求。其中《乾隆耕印科乡试卷》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乡试卷。试卷反映了考生的详细信息、考试内容和试卷注释。
馆内陈列有光绪二年(1876年)周至县优秀林生龚丙南乡试试卷。相关考试材料不仅记录了他家族几代人的名字,还记录了他的师徒关系。这也说明,过去读书人取得功名,不仅会受到嘉奖,而且还会光宗耀祖。
那么测试的内容是什么呢?从龚丙南的乡村试卷来看,第一道试题是“子之所以说几句话就可以破狱,也与子路没有承诺有关”。这句话出自《论语》,颇有议论文;还有一道考试题目,题目是“宗庙相子孙宝芝”,也是一篇议论文。此外,还必须写一首诗。老师对龚丙南的律诗评价非常高。
”通过这次科举考试,龚丙南成为了丙子科举人,又成为了民政部选拔的县令。然而,面对清政府,江河表示已经没有挽回的希望了。此后,他就无意了。终南山有匪,匪不能报复。他们把一些村民俘虏到山上,他答应给龚丙南作为交换,否则他会杀死这些村民。龚丙南先生独自进山救村民,但他被土匪杀死了。 《白鹿原》的原型是牛兆琏先生,牛兆琏都是关门派的人,所以在公丙南去世后,牛兆琏先生在他的身上写了一副对联。墓碑上,称呼他为“前辈”。
馆内还陈列有“双龙座昭穆总治天地君太子师父”牌位、“十必读”牌位、木槌等教育教学实物。
馆长惠刚介绍,“双龙座昭穆总治天地君钦氏”碑是清代所藏。 《荀子·礼记》云:“上事天,下事地,敬祖,尊君师,礼之三纲。”古人不仅有名字,还有字,有的还有绰号。一般来说,只有父母才能直呼其名。其他人不能直呼他们的名字,但老师可以。中国古代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。教师与天、地、君、亲并列,可见古代教师地位之高。
“十大必读书目”碑也是清代的藏品。它从十个方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,是古人重读书、重文学、重修身养性的生动体现。
“赐木”多为朝廷官员所用。根据用户的级别和行业的不同,名称也有所不同。其中,教师所用的“赐木”被称为“师宝”,后来演变为“戒尺”、“教鞭”等。
清朝末年,“废科举学”的时候
师范学校开设英语、体操等课程
1840年鸦片战争后,随着“西学东渐”进程的开始,中国教育呈现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改革的历史趋势。学习西方、改革旧式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。
惠刚主任介绍,京师同文堂始建于清朝同治元年(公元1861年),是我国新式学堂的开端;戊戌年间(公元1898年),朝廷主张变法,设立京大学堂。 ,立志兴学,颁布《学堂章程》,正式确立新学堂的法律地位;1905年,废除科举,设立学部,将原国子监并入学堂。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统管全国的新教育,标志着以科举为纽带的旧教育的基本结束。
馆内陈列的这一阶段的教育文物有《翰林翻译院文章》、《学术部公刊》、《管理笔记》等一系列清代官方文献。陕西大学礼堂”。其中《陕西大学堂管理笔记》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(公元1905年7月)上呈。这是陕西省向朝廷呈请设立陕西大学堂的正式文件。内容涉及当时陕西省的教育状况。 、学校管理规定、任用人员等
“陕西大学堂可以说是西北大学的前身,也是西安本土大学的共同前身。当时颁布的《书院章程》在哪里?是慈禧逃往西安后的”张之洞在西安起草并发表的这套建立陕西大学的信函,是陕西高等教育的开端,虽然陕西大学不是全国建立的第一所大学,原来是从西安开始,根据这个文件建立了比较正规、数量比较多的大学。”
馆内还陈列有当时新的学校教科书、学生入学考试参考书、学生学历证书等。随着《学校章程》的颁布,特别是1906年所有乡试停止后,为防止学生转学学校随意报班,保证新教育走上正轨,学历文凭受到各级学校、各行各业的青睐。方面的关注。
馆内陈列的是宣统二年(1910年)六月奉天省辽阳府师范学校毕业证书。可以看到课程内容很全面,不仅有语文、历史、修养、品行,还有体操、博物学、国画、英语等等,可见那是在培养什么。时间是所有科目的老师。
民国时期著名专家编着的教材
不仅有公民教育内容还有性健康教育
惠刚主任介绍,民国时期,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,学校教育呈现出中西融合的历史趋势。新成立的教育部取代了清末的学部,学堂的名称也取代了清末的学堂,逐渐形成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现代教育体系。
馆内主要陈列物品有中小学教材、大学基础课教材、教师教育教材、职业教育教材、英语课程教材、性教育教材、国学课程教材等,品种繁多、规模较大。数量。
20世纪20年代,中国教育家还将从西方引进的成人教育、社会教育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,提出了“大众教育”这一新的中国教育理念和口号。 20世纪30年代以后,大众教育运动蓬勃发展。馆内陈列的公共教育教材有《大众教育》、《定县农民教育》等。
从展出的教材名称来看,民国时期的中小学课程有国文、算术、历史、地理等,有格致教材,格致属于自然科学类。有讲植物、动物的,也有讲劳动、手工艺的。有国防教育教材和妇女修养教材。还有国画、音乐等美术教材。有刘海粟编着的中国画教材。这时候已经有专门的性健康教育了,陈列的性教育教材也有很多版本。
职业教育教材中,展出了会计、建筑等教材。
为配合新学制改革后教材的顺利推广,民国时期开始提供专门为教师提供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辅助材料。与此同时,为学生考试编写的各种考试指导书籍也出现了。政府对中小学教师实行录取制度,教师通过聘任制聘任。
有趣的是,民国时期的毕业证书上还盖有国民政府的印花税票。
陕甘宁边区教育十三年
为新中国的教育制度积累了早期经验
除基本陈列外,博物馆还设有陕甘宁边区教育史料展,展示了延安时期的窑洞教室、抗日大学开办情况等以及许多边疆地区的教育文物。
惠刚主任介绍,20世纪30年代,红军进军延安,随后开始建设,历时13年。这13年,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可以说,没有陕甘宁边区,就没有这13年的新中国。
文字材料展示了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教育文件、陕甘宁边区学校教育教材、社会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。陕甘宁边区教材、报刊及图片、陕西师范大学陕甘宁边区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成果。
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和解放战争的实际,制定了以下政策:边疆地区:“干部教育第一”、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”、“教育为人民服务”。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,形成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文化教育建设高潮,支撑了全面抗战路线的推进。
陕甘宁边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干校教育、中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。社会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夜校、冬校、巡回培训班、扫盲促进会、扫盲班等。他们的使命是使群众摆脱文盲,投身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。
陕甘宁边区先后建立了延安大学、陕北公学、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、鲁迅艺术学院、中华女子学院、安武堡战时青训班、陇东中学、行知中学、子长中学。等待着数十所高等院校和中学。这些学校不仅为革命战争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级各类干部,而且提高了边疆地区年轻一代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,培养了一支坚实的人才力量和队伍。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。
1960年毛泽东主席论教育
提出减轻学生负担,提高教师地位
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。 1950年6月1日至9日,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,标志着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。 1953年院校改制后,新中国拥有一批培养高端人才的高等院校。从小学到大学的学制逐步建立和完善。各地广泛开展工农速成教育和扫盲教育。
惠刚主任介绍,从建国初期到1960年,毛泽东主席有关教育的文章都收录在《毛泽东同志谈教育工作》一书中。其中一篇文章讨论了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。 。在《论人民教师的威信》一书中,提到要提高教师的地位。
本期展品主要包括中小学教材、外语课程教材、教师教育教材等学校教材、学生入学考试参考书、学生入学证明及党团活动证明、学生作业簿、年级登记表、毕业证书以及毕业照片,包括教师聘书和工作计划、大学纪念书籍、教育出版物等。其中,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教科书还是竖版,当时的外语教科书都是俄文。
博物馆的一处区域,全国各大大学的校徽陈列在一起。这些校徽是按照不同地区展示的,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全国各个地区的高校数量。随着教育的发展,一些高校可能因学校撤销、升格、合并等原因而更名或不复存在,但小小的校徽已成为历史上独特的记忆。惠刚主任表示,目前全国大约有1200所本科院校,其中近千所院校正在陕西招生,因此校徽征集仍在继续。如果你整理出这些校徽,你甚至可以整理出一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简史。
我们为什么要学习?
北宋教育家张载的《横曲四句》至今影响着我们。
教育馆三楼正在举办纪念张载等历代关学名家的主题书法展。
惠刚主任介绍,张载是北宋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理学创始人之一,出生于长安,因曾在凤翔美县横渠镇讲学,被尊称为“张子”。 ,并被誉为“横渠”。他有四句话:“为天地立心,为民立命,为圣人弘绝学,为万世创太平。”这四句话影响深远,已成为不同阶层、不同年龄、不同认知的读者的共同追求,被称为“横曲四句”。
“修身、修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目的是什么?不是为了自己的温饱、官高、俸禄,而是为了对民生有进取心、责任感,要有极大的勇气和奉献精神,让世界从此永远太平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“一个共同体”。世界命运共同体',也是围绕这个意义展开的。”
馆长慧刚表示,张紫还提出了一句话:“民有同有”。意思是人是同胞,物是同类。平等、爱人、惜物的理念都包含在这里。此外,张子还有一个核心思想:“治世以用之,学物以成知”。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“专心致志,少说话,撸起袖子加油干”。
“2020年是张载诞辰千年,现在我们弘扬传统文化,树立文化自信,从传统中寻找自信,张载将是我们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需求。这些精神至今依然如故。” ”
华商报记者马虎珍/文张杰/图(部分图片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提供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zshusongji.com/html/tiyuwenda/9475.html